與酒乾杯清酒釀造工藝
清酒的3大元素
釀造清酒的主要元素包括米、水及酵母,當中稍有不同,釀造出來的味道、口感、香氣與風格也各異。看似簡單,卻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。
構成風味的重要元素
酒米
酒米是清酒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日本政府更為各縣制定「酒造好適米」,因為酒米與一般食用米不同:米粒較大而柔軟,中心呈乳白並含較高澱粉質,有利於發酵過程中的糖化。
酒米對清酒的味道與口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現時有超過120個品種, 其中以山田錦、五百萬石、美山錦、雄町最為人熟悉,產量同時亦較高。近年亦有不少新星誕生,如酒譽、雪女神等。
奠定清酒風格韻味
水
清酒中水佔了80%,支撐著清酒的骨架。
看似無色無味的水,卻對清酒的口感有關鍵作用,軟水或是硬水皆可釀酒:軟水釀出來口感柔軟也較甜,而硬水中含有豐富礦物質,釀出來的清酒口感亦偏辛強烈。
「釀造用水」標準比普通飲用自來水來得嚴格,部份礦物質如鐵、錳等有機會令酒的品質下降,因此酒藏大多不惜功本取好水來釀好酒。不同地區水質的特點,更會令成品別具風味。
香氣的秘密
酵母
除了米和水,酵母的助力亦功不可沒,這種存活於自然界的微生物,是讓整個發酵過程成功產生酒精的幕後小幫手。
釀酒時,米麴中的糖化酵素將米的澱粉轉化為糖,酵母則將糖轉為酒精及酵母被培育成「酒母」後,會產生大量酵母菌,透過加入更多米麴、蒸米和水,以時間釀出好酒。
自然界存在著超過十萬種酵母,在古代,發酵只能酒藏中的天然酵母成品相較不穩定,甚至會有腐造情況出現。現時,酵母能夠以科學技術提取,不同的酵母會影響清酒的香氣強弱和氣味。日本釀造協會更系統化地保存及繁殖多種酵母,讓杜氏㨂選適合的品種製作各類風格的清酒。
精米步合
米對清酒的味道與品質有很大影響,而釀造主要使用米的中心,澱粉集中的部份,外殻及胚芽等皆不用;磨米將不需要的部分磨走,磨走後淨餘的百分比可稱為「精米步合」,影響著清酒的味道。
精米步合低,即磨掉較多米粒外圍,只留較純淨澱粉質的米心,加上以低溫慢速發酵,讓酒趨向芳香細緻。
精米步合高,即保留更多米粒外圍的養份,給予酵母更多能量,釀出酒體複雜,更有「米」風格的清酒。
不同規格的清酒,對精米步合亦有不同的要求:
純米酒系
無添加釀造酒精
純米大吟釀
精米步合50%或以下
純米吟釀
精米步合60%或以下
純米酒
本釀造系
添加釀造酒精
大吟釀
精米步合50%或以下
吟釀
精米步合60%或以下
本釀造
精米步合70%或以下
不同規格的酒各有特色, 以清酒迷都耳熟能詳的「獺祭 二割三分」來說,即精米步合23%,即其1公斤酒米只磨剩230克。雖然使用機器打磨,所需的時間亦很長,70%的精米步合就需要11小時,此工序成本驚人。
但精米步合並不是愈低愈好,有時候低精米步合較難體現米的原有個性,不少清酒品牌也以高技術配搭保留一定程度的精米步合,做出香氣口感與「米」香並存的清酒。
清酒保存
在清酒釀好後,如何貯藏保持品質亦是重要的一環。
經壓榨後的清酒,需令酵母功成身退停止發酵,藏人們會以「火入」作殺菌程序。「火入」為日文漢字,意指加熱處理,一般溫度約攝氏65度,可算是非常「低溫」的殺菌方法,停止酵母繼續進行發酵活動。
在以往未有恒溫的運輸方法,釀造好的清酒要運到各地的飲家手中前,一般經過兩次火入,第一次於貯藏前,第二次則為入瓶出貨前,才安全流出巿面。
熟成是清酒近期大熱話題,讓銘酒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長。 有部份酒藏更會以零度以下進行冰溫熟成,讓清酒中的酵母近乎處於休眠狀態,熟成過程使其漸具韻味, 香氣及酒質亦更柔和, 塑造出層次豐富, 顏色卻維持本來的清新雅淡。
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酒藏甚至是清酒愛好者會根據清酒特性進行常溫熟成,讓味道和酒體更豐富。常溫熟成的清酒大多呈金黃色,甜味和酸味都會隨著時間而增加,產生與眾不同的熟成味道。現今也有不少酒藏會將清酒貯於酒藏長時間後再推出巿面。
紫外線和高溫是貯存清酒的大敵,因此清酒瓶多為防紫外線的深色瓶,大家記得要將清酒放在陰涼避日光的地方,根據瓶身的標示有需要時存於雪櫃冷藏。
因為清酒跟紅酒的木塞瓶不一樣,大多為金屬扭蓋設計,橫向擺放有機會令清酒長期接觸金屬蓋而影響風味。
一般清酒沒有特定的保存期限,但開封後會因為接觸空氣而令味道有所改變。建議大家開瓶後存放雪櫃,盡快享用。